新闻聚焦
如何控制制粉机的溢料情况
近期有客户反应制粉机出现的情况,其中针对溢料情况,科利瑞克工程师给大家支招,让用户们知悉制粉机出现溢料情况时该如何控制和解决。
首先为了保证制粉机在工作过程中溢出量不能过大,开制粉机前应该检查、调整如下两个间隙:
a、磨辊与磨盘之间间隙保持5~10mm,大于该尺寸的石块和金属从磨盘打落到强制鼓入的热风系统中,并被回转刮板通过能锁住漏风的溜子刮出。当溢出料量大于磨喂料量的2%时,可能是由于磨辊间隙已大于15mm。
b、磨盘与通风环之间间隙不应超过10mm,否则穿过通风环所需要的气流速度就要大于25m/s。
然后还要正确控制制粉机总排风与功率、磨辊压力及磨盘挡料环在制粉机内循环,而不会成为溢出料,使溢出的物料量变小。此时,或利用制粉机停车时间降低磨盘挡环;或暂先减少拉风;或对磨辊压力进行调整。反之,对于小排风、抵挡环,制粉机内循环负荷会很低,此时如喂料量不变,溢出料将加大,导致制粉机效率大幅度降低。假如磨损或挤坏了部分挡环,溢出料会周期性变大,此时,应利用停车时间抓紧修理或换。
还应正确掌握磨辊与磨盘的磨耗规律,一般磨辊磨损比磨盘快,磨损的量约是3:2;对于磨损后的旧辊,制粉机产量比新磨辊要减少12.5%。制粉机内喷水能通过对料层的影响改变溢出量,尤其在生料较干较细时,因此,需要重视喷水管路的完好及调整。
严格控制系统漏风。制粉机系统所固有的高负压需要对空气漏风严格控制,在喂料阀与收尘器之间的漏风不允许超过总风量的10%~15%。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,都是管理与操作中不胜枚举的漏风现象:
喂料锁风阀不带内套,一定时间外壳磨蚀后,内表面已不圆,就成为漏风的重大隐患。溢出料溜子防止漏风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,但在操作中往往将起密闭作用的翻板阀拆除,理由是不漏风时,溢出料中会有细粉。还有人认为煤磨的立磨,只有漏风进入冷空气才安全。再如进制粉机的热风处设置的冷风阀处于常开状态,实际进入制粉机的热风仅200℃,入窑煤粉水分高达5%等。诸如这些高消耗的操作尚未威胁生产进行,所以未引起人们的关注。
其次做好原料中的清除金属异物工作。一般工艺设计中,在生料磨前均有除铁器及金属探测仪配套设置,由于管理水平不同,其使用效果差异较大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有如下几种:
a、生料本身就有铁质校正原料参加配料,灵敏度不高时,或由金属异物不动作,或频频动作却未发现金属异物。所以需配置能够调节灵敏度且可靠性高的除铁器。
b 、因为混入原料中多的事损坏的合金配件,只有靠金属控测仪报警,并靠电动三通阀将其排出系统外,才能达到清除金属异物的效果。这套环节如经常不用,可能在遇到金属异物时失灵。因此,开车前经常用合金钢检查它的可靠性是必要的。
c、设计中对大型墨迹的溢出料在返回制粉机之前再加装一台除铁器,这种做法增加了工艺布置,看似可靠,实际上没有必要。因为进磨前的金属探测仪一旦动作,就将疑有金属异物的物料经三通阀排出系统之外,而金属异物在生产中出现的频率不会高,完全可以用小车拉到堆场,人工剔除即可。
后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。不仅能优化操作,避免误操作,而且可以稳定料层高度,减小振动,提高产量。比如,在没有系统控制时,制粉机加料会引起剧烈地振动,难以继续运行。系统接入后,开始是减少喂料,以减少磨盘上的料层厚度,增加粉磨液压压力,使振动降低,产量便很快提高上去,并保持稳定。